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Dubai 次货危机的延续



阿联酋的杜拜旗下的国家投资机构(Sovereign Wealth Fund)-杜拜世界集团在11月26号对外宣布延遲還款一笔35亿的债务。全球各国对于这震撼性的宣布表现超级敏感,股市跌跌不休。杜拜政府总共欠下80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杜拜世界就包揽590亿,占了总债务的一半以上。

其中一些新闻好事之徒把这毁约称为『Son Of US SubPrime』,但幸好此宗毁约事件少了一个零头, 加上阿联酋的老大-阿布扎比(Abu Dhabi)拥有总值6500亿的资产在背后罩着杜拜小弟。相信不久杜拜事件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英国銀行包下一半的爛帳,其中HSBC 170亿,Standard Charted 78亿, Barlays Bank36亿和RBS的21亿。前2名上龙虎榜的銀行在2007年的次货危机中已经被搞的半身不死,不知这次又如何独善其身呢?


杜拜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一些不可能的梦想和创意,都可能在杜拜的城市规划下一一实现。杜拜的GDP大约是500亿,油产只占了总生产值的6%,这个小国只有1500万的人口,80%是外籍人士。杜拜给人的印象是什么?除了金融,观光之外,就是地产投资了。



根据UBS銀行报道,杜拜总债务在于800-900亿,这还没包挂资产负债表外交易(Off Balance Sheet Liability),。 一个GDP 500亿的国家负债1000亿,而大部分的投资都是在于建筑地产规划。

杜拜地产在銀行不断借款之下,很快的,这个疯狂的国度,充斥着大量的炒家,買的产业能在一年转手几次,1个工程师在銀行大量放款,能同时拥有3-4間产业。聪明的人都嗅得出产业泡沫已经来临。

看看这位香港的地产经纪如何在他的部落格描述杜拜炒家的情形:

杜拜的房地產泡沫始於2003年左右,當時Spring一套2房二百平方米的別墅,售價才不過120萬港元,豈料,在四年之後的2007年,別墅已經升值至450萬港元,2008年上半年的最瘋狂的時候,更直迫700萬港元,個別中心地段的物業售價,竟被炒至十萬港元一平方米, 還未完工的 Burj Dubai (世界最高塔)的一房單位,竟然可以炒至千萬港元以上,當時不少的地產分析,都是拿杜拜的房產價格和紐約、倫敦及發達香港等城市比較,完全無視地產市場出現的供求失衡關係,最終,人們玩火自焚,樂極生悲,房價自2008年第三季度觸頂後,就有回落的跡像,美國雷曼出事以後,房價更有如吃了瀉藥,一瀉不止,在半年之間,下跌的幅度,竟然高達40-60%,以上述Spring的2房別墅為例,就算業主降價現時至250萬港元以下一套,仍然之无人問津。

那杜拜的銀行在产业泡沫爆破之后又如何呢?

原來對房地產市場信心十足買家(炒家),一下子之間忽然對地產市場信心盡失,不再對房產作出投入,買方也不能再從銀行中順利獲得貸款,若買家要購房,銀行竟然要求買家付五成的首期,且針對個別高危的行業及公司(如地產開發商)的員工,銀行竟然對他們全線封殺,拒絶對他們提供任何的貸款服務,緊接而來的是大型地產開發商把項目叫停及進行大規模的裁員,號稱全杜拜最大型的開發商N自去年十一月以來,分批減員,員工數從三千三百人減到目前相信不足五百人,最糟糕的一些中型開發商,竟然全線結業,所有員工一個不留,自CEO以下全被裁去,在市場上完全消聲匿跡,我的其中一個客戶,在2008年初才開張,準備大展拳腳,公司開幕儀式,極盡奢華,豈料在不足半年之間,公司已經出現周轉不靈的情況而要賣盤給他人。整體而言,各家大型的國有地產開發商,目前都面對重組合併的壓力,公司高層天天都要為應付債主臨門而疲於奔命。金融海令海灣國家嘅地產商亦學曉謙卑。





总结:人的贪念并不会因为历史的不断重复而消失,反而大多数人选择遗忘。就有如上图,市场繁荣,散户全部涌進市场;市场衰退,散户全部恐慌退场。不管是产业或股市,銀行和庄家就是会抓着群众的羊群心理,在掌握第一线情报下,操控局势而坐拥利益。

这是个零和游戏,钱从一·个口袋转入另一个口袋。你学乖了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