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种职业专门制作金币的人,我们通常称其为金匠(Goldsmith),这些人懂得制造金币,也把金币借给人用。他们有坚固的金库和警备足以对付窃贼,可说是万无一失。当时的人们认为与其把黄金带在身边,還不如交给金匠代为托管,并且换取以张存款证明来佐证,而这张收据当时就叫做『金匠劵』(Goldsmith's Note), 因为此张存款证明视同黄金本身,于是金匠劵就成为货币来交易。
1690年代,英格兰銀行开始借用金匠劵的原理,发行了『英镑』纸币,承诺持有人随时能把纸币兑换回金币或銀幣。很快的,英国大部分以金币和銀幣表现的货币,流进英格兰的保险库里,英国的货币變成纸币流通,成为变成英格兰銀行的负债借据*。
*1.在以前,人们把黄金存在金匠的保险库是要给托管费用的,而存户拥有绝对的拥有权。后来,銀行家把金库里的黄金借出来,多開借据给需要借钱的人赚取利息,而銀行也开始给存户利息,从此以后,存户的黄金也演变从『金币存放』到『储蓄投资』,意思是銀行在一段时间拥有绝对的权利使用你的黄金来进行风险投资。這和现代的銀行运行是一样的。银行付你利息,你就德承担风险,当銀行亏损时,這是为什么存户会馬上兑挤(Bank Run)
2.当銀行開借据给代貨人时,还债的支付手段是銀行货币本身,所以,纸币本身天性就会超出总金币和銀幣的量。此种銀行系统叫做部分储备金系统(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由于储蓄投资本身就是多開借据给代貨人,那『英镑』纸幣的数量肯定多过保险库里的金幣和銀幣。当纸幣在市场流通太多,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挤兑(Bank Run)就此爆发,国王威廉三世绝望之余,委任牛顿爵士(Isaac Newton)解决当下问题。
牛顿为了解决纸幣市场量流通和储备金不对等的问题,就是需要一种可以衡量与控制的外在标准,因此牛顿规定英镑等于一定精确数量的黄金,把流通在外的纸幣余额,跟英格兰銀行保险库的黄金重量结合一起。从此之后,這方法就叫“古典金本位”(Gold Monetory System)
*由于部分储备金系统天性就是凭空制造多余的纸币来进行货款活动。古典金本位就能解决纸币黄金量不对称的问题。例子,如果多余的纸币还没创造之前,1英镑等于20oz黄金,那么货款借出去而多印的纸钞就会被稀薄或贬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