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演变,金钱逐渐变成纯属债务型的货币,我们不得不去研究到底金钱和货币不同的地方和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有趣的是,第一和第二的世界大战过后,物价普遍上都上涨但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1971年过后,就是一个分水岭,物价开始不受控制,以倍数飙升,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金本位是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from Wikipedia)
金本位是货币等于若干黄金的重量,所以每个国家的銀行必须储备黄金以让黄金和货币能自由兑换。储蓄黄金也可被銀行『储蓄投资』把黄金借出去给代貨者,銀行能够以多過黄金的总量以印钞票的方式借出去,但銀行必须储备足够的黄金以应付未来存户的可能兑换。金本位的好处是它的系统有继承内在调整制度,能自动调整政府财政预算案和國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
举个例子,当一个国家A出口货品去国家B,既是贸易顺差。国家B就必须賣黄金以買国家A的金钱来支付进口货品,這使到黄金流入国家A。国家A因为黄金储备增加,而政府和商界能大量借貨,造成经济繁荣和通货膨胀。国家B因为黄金储量少,政府和商界必须付出更多的利息来借有限的货款,造成经济不景气。
久而久之,国家A因为通货膨胀和繁荣会导致出口竞争力減弱和进口增加。国家B因为贸易逆差而造成通货通缩,商品价格下跌,造成出口竞争力上升。黄金开始从国家A轉去国家B,此循环不断重复著。
由于借貨多寡必须根据黄金储备,銀行不会过度放货款而造成过度通货膨胀,所以在还没废除 bretton wood agreement时,物价大致上都保持稳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