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兑换商丑闻事件越演越热,有消息指出,涉及通过钱币兑换商非法运钱出国的高官显要,不只是森美兰州务大臣一人,在国家银行手上的涉嫌名单中,还包括著名企业家、官联公司高层、政治人物等,基于涉及层面太大,而且涉及人物的身份地位特殊,国行最终可能“动弹不得”,无法采取进一步行动提控涉案人士。
继森美兰州务大臣莫哈末哈山(Mohamad Hasan)在近日被踢爆,通过国内一家钱币兑换商,非法把马币1000万元的现金汇到英国伦敦后,这起钱币兑换商丑闻事件又有了新的发展。
根据本地英文新闻网站《马来西亚局内人》的报道,莫哈末哈山只是冰山中的一角,据悉,国家银行的调查对象,还包括来自各种族的著名企业家、官联公司高层、政治人物,以及一些普通人。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透过以印裔回教徒为主的钱币兑换商在全球各地的网络,每个月把数以百万元的钱汇出国到岸外户口。
国家银行是过去数月追查钱币兑换商涉嫌非法运钱出国的案件,从中揭发了森美兰州务大臣莫哈末哈山通过一家钱币兑换商——沙拉玛(Salamath),汇出马币一千万元到英国伦敦。而涉案的钱币兑换商也在1998年钱币兑换法令第30项条文下,遭国家银行吊销执照。沙拉玛是国油双塔城中诚(Suria KLCC)购物中心内两家独立钱币兑换商之一。
率先揭发莫哈末哈山涉嫌通过钱币兑换商把马币1000万元汇出国的民联国会议员蔡添强,在今天进一步爆料,指他手中持有一份高官显要利用钱币兑换商市场的“hawala”系统,把数以百万计的现金汇出国外。其中涉及的人士包括一名资深部长的妻子,以及一名官联公司的行政总裁。据悉,该行政总裁涉嫌通过钱币兑换商汇出320万英镑(马币1800万元)的现金到伦敦。
此外,一些本地钱币兑换商也证实,莫哈末哈山的案子,只是冰山中的一角,每一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钱,通过钱币兑换商运到国外的“安全地”,以便把这些财富妥善保存。他们透露,这类型的交易很难捉到证据,因为所有交易都是以现金进行,没有任何纪录。况且,很多高官显要或政治人物本身不会亲自出面,而是透过跑腿来完成交易。
这些行为基本上被视为剥夺国家财富,并触犯了国家法律。根据1998年钱币兑换法令第30项条文,钱币兑换商不能把资金转移到国外。在马来西亚,银行系统是汇钱出国的主要合法管道,不过,通过银行汇钱出国需要做出呈报。因此,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不愿作出呈报的人士,就通过钱币兑换商在全球各地的“hawala”系统,非法把钱汇出国。
避开政府监管的另类汇钱管道
“hawala”系统被视为是传统银行系统的“附属管道系统”,运作模式是建立在一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当一个国家的钱币兑换商接获一笔钱后,只需一通电话,另一个国家的钱币兑换商就会把同一笔数目的钱汇出。之后,这些钱币兑换商才通过他们内部的结算所系统来结算帐目,这包括资金对敲,交换珠宝首饰,甚至由跑腿负责带钱结算。
随着马来西亚在1998年实施资金管制之后,汇出大笔资金需要获得国家银行的批准,因此,“hawala”系统就被广泛使用,作为汇钱出国的管道。这个系统的好处是速度快、收费便宜,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纪录。
除了触犯法律之外,通过非法途径把国家资金汇出国,等同于这些人对马来西亚的前景失去信心,一心想把财富安全地储存在国外。
据悉,国家银行在这个课题上,因为所涉及的层面太广,而且涉嫌人物的身份地位特殊,因此,可能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提控涉案人士。国家银行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通过吊销钱币兑换商的执照,来遏制这样的事件继续发生。
目前,国家银行已经吊销了近40家钱币兑换商的执照。其中有19家钱币兑换商的执照是在今年4月被吊销,其余的近20家则在10份被吊销。
据了解,国行采取调查行动的背后原因,是为了追踪热钱透过钱币兑换商市场的“hawala”系统,作为全球恐怖主义与犯罪的金钱输送管道。联合国一直主张消除“hawala”系统作为支援全球恐怖主义与犯罪的金钱输送管道,而国家银行在这方面也给予配合,悄悄监察本地银行体系,尤其是独立钱币兑换商系统的运作。
新闻来自: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1626.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